close

 

何謂親子時光?

 

當你和孩子相處時,應該把注意力集中於你們正在做的事情上,

別去想那些暫擱在一旁的家務、工作,或是稍後的行程。人在心也要在。

 

◎本文摘自:搞定你小孩 - 數到三也沒用的時候

你也許聽人提起過「優質時間」或「親子時光」這個名詞,用來向父母保證,真正重要的不是花多少時間與子女相處,而是你們在一起做了些什麼。

 我認為,這個訊息的基本上沒錯,但是,關於構成親子時光的要素卻有些混淆之處,需要在此澄清。

許多父母並沒有真正了解親子時光的含意,誤以為某些活動可以算是親子時光,另一些則否。通常,父母認為這些活動必須能刺激孩子的發展,像是玩具有教育功能的玩具,或是教小孩某樣新東西。因此,當他們撥不出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而內疚時,便從這類活動中挑選一樣進行,也不管小孩有沒有興趣。彷彿「今天跟小孩共享一段親子時光」,是列在待辦清單上的事項之一,並且迫不及待地想要了結這樁差事,好把它從清單上劃掉,以繼續進行下一項工作。但是,與孩子共享一段美好的時光,並不代表就得把每次互動都變成一堂具有目的的課程。親子之間也需要一起享受單純的樂趣。你是孩子的父母、不是他的家教。

你和孩子一起做了什麼事,與優質時間完全沒有關係。優質時間的重點,在於你們如何做這件事。界定優質時間的要素,並不是某一套活動,而是父母的心態:在這段相處的時光裡,父母的心思應該全部投注在孩子身上。

 

判別的標準在於:當你和孩子相處時,是真正全心投入,還是經常心有旁騖?倘若答案是時常心不在焉,你與孩子相處的時光,便算不上是優質時間。

你時常別無選擇,只能用部分心思扮演父母的角色。你無法給與孩子完整的注意力,因為手上還有其他必須處理的事,像是準備晚餐、付帳單、閱讀公文、修理漏水的馬桶或是照顧另一個仍在襁褓中的小孩。在這些情況下,你雖然和孩子在一起,卻必須把注意力均分給孩子和手上的工作,這非常自然、也完全沒有錯。 然而,如果你總是心不在焉地應付子女,就不能算是個稱職的父母。你不僅必須抽出時間與子女相處,而且在這些時候必須全神貫注,不可以一面做其他的事(例如查看電子郵件或看報紙),一面順便陪伴小孩。 

父母應該抽出時間安排一些活動,為自己和孩子製造彼此了解的機會。具體的做法將因子女的年齡與喜惡而異。但是,不管孩子年紀多大,你都一定可以找出孩子樂於和你一起做的事。同樣地,活動的種類與性質並不重要,只要你願意投入心思。

你可以安排某個特別的夜晚或是週末,和孩子一同出遊,好讓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帶孩子一起出門辦事或購物固然很好,但是在這些情況下,你不會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他身上。當你在超市或購物商場尋找特價品時,很難創造出珍貴美好的親子時光。的確,試著放慢腳步,並且安排比較有趣的行程,你可以把出門辦事變成更令人滿意的親子活動;但這仍然不同於以孩子喜歡的活動為焦點,跟他共度一段美好時光。 

當你讀書給孩子聽時(這是你每天都該做的事),不妨加進一點興奮的語調,即使同一個故事已經讀過了好幾十次。

當你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時,試著讓自己專注在這件事上,無論你們是在堆積木、烤蛋糕、在樹林裡健行,或是玩捉迷藏。孩子分辨得出你究竟是真的投入其中,還是應付了事。

當你和孩子相處時,應該把注意力集中於你們正在做的事情上,別去想那些暫擱在一旁的家務、工作,或是稍後的行程。人在心也要在。當青春期的孩子告訴你某件事時,要專心聆聽,別只是假裝很有興趣。當你回家見到他,要提出你真心關懷的問題,而不是隨便敷衍地問他兩句便罷。隨便敷衍的問題只會換來隨便敷衍的答案。

我敢打包票,如果你坐下來,把每天真正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加起來(不是你們剛好身在同一個地方的時間,而是你們彼此交談或一起做事的時間),你會非常驚訝地發現,你們相處的時間有多麼少。

多少親子時光才算夠?你不需要設定什麼固定的數字(多少分鐘、幾個鐘頭)。只要記得,你與孩子共享的優質時間愈多,他就愈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增加優質親子時光的方法有兩種。如果你能撥出更多時間和孩子相處,就儘可能增加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如果因為工作或其他職責的緣故,撥不出更多時間,你仍然可以在相處的時候,盡力提高這段時光的品質。我的想法是,大部分的父母應該在這兩方面都多盡一點力。

我知道你已經學會如何兼顧好幾項工作。然而,照顧子女這份職責卻不應該被歸類為可以與其他事務並行的次要活動。與其心不在焉地跟孩子相處兩小時,不如全心全意地花一個小時跟他在一起。當你一面做其他的事、一面照顧小孩時,雖然也算略盡父母之責,卻沒辦法算是稱職的好爸媽。在你和小孩相處的時光中,務必確保其中有相當分量的比例,是留給他、而且只留給他一個人。這才是親子時光的真義。

  •  
  •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出版2012-10作者:勞倫斯.史坦堡

 

 

arrow
arrow

    daanbabysi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